公司治理專區
履行社會責任運作情形
一、設置推動永續發展專(兼)職單位,並揭露其單位名稱
公司規劃設置永續發展推動小組,由董事長擔任召集人,下設治理、環境、社會與產品四個功能性小組,負責統籌公司永續政策、制度與管理方針,並每年至少一次向董事會報告。
二、依重大性原則,進行與公司營運相關之 ESG 議題風險評估
公司依據重大性原則,透過問卷及專家諮詢進行 ESG 重大議題分析,辨識潛在風險與機會,作為後續永續策略及報告書揭露之基礎。
- AMAX 重大主題列表
| 面向 | 2024年度 重大主題 | 價值鏈衝擊 | GRI準則索引 | 報告書章節 | ||
| 組織內 | 組織外 | |||||
| AMAX | 上游 (供應商) | 下游 (客戶) | ||||
| 治理 | 資訊安全管理 | ✓ | | ✓ | GRI 418 | 2.3 資訊安全管理 |
| 誠信經營 | ✓ | | | GRI 205 | 2.2 誠信經營 | |
| 社會 | 職業健康與安全 | ✓ | ✓ | | GRI 403 | 5.3 職業安全衛生 |
| 人才發展 | ✓ | | | GRI 404 | 5.2 人才培育與發展 | |
| 環境 | 氣候變遷因應 | ✓ | | | GRI 201 | 3.1 氣候變遷因應 |
| 產品 | 研發創新管理 | ✓ | ✓ | ✓ | - | 4.1 產品技術與創新 |
三、依據風險評估結果,訂定相關風險管理政策或策略
公司根據重大性分析結果,訂定永續發展政策與具體管理策略,包含節能減碳、人權保障、誠信經營與利害關係人溝通等措施,以降低營運風險並強化韌性。
風險管理組織架構
AMAX以董事會為風險管理最高治理與決策單位,由董事會核定整體之風險管理相關重大決策,並確保內部控制有效實施。為有效辨識、評估各項風險項目,透過各部門間不同層級分層管理並訂定各種內部規章,來進行公司之各項風險評估及管理,以面對外部環境所帶來的風險,將風險影響程度最小化。並於2025年3月成立永續發展小組推動企業永續發展,每年需向董事會報告執行情形及結果,從而掌握未來發展機會,實踐永續發展願景。
關鍵風險與因應策略
AMAX透過風險評估單位每年蒐整產業風險趨勢、與公司各部門定期進行風險管理會議,依不同面向蒐整當前公司營運之潛在風險,並將風險因子歸類並盤點當前公司之因應策略及現況,確保當前所有公司潛在風險皆在合理的管控範圍內,且不至於對公司造成嚴重財務、聲譽與生產影響。2024年度AMAX 共辨識出3項主要營運風險,分別為氣候變遷風險、財務風險與市場營運風險,下表列示公司對於前述風險之管理政策與因應策略。
- 2024年度風險項目與因應策略
| ESG面向 | 環境 | 治理 | |
| 風險項目 | 氣候變遷風險 | 財務風險 | 市場營運風險 |
| 風險因子 | 請參考3.1 氣候變遷因應 | 匯率波動風險 | 市場風險、進貨價格風險 |
| 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 | 財務部與營運單位密切合作,負責識別、評估和管理財務風險,以確保風險的規避和適當控制。 | 針對國內外政治、經濟與法律監管要求及國內外科技與產業變化等因素,所產生之市場、供應鏈等風險進行評估,並將評估結果反映至相關營運決策上。 | |
| 風險因應策略 |
| 市場風險:面對市場競爭同業多之情境,本公司係以專注發展具高附加價值技術因應之,創造產品差異化,提升本公司產品之附加價值。 價格波動風險:除以客戶別專案採購方式預防跌價損失外,面對元件價格調漲,由業務單位適度與客戶協商,以維持本公司產品利潤空間。 | |
四、該單位向董事會報告永續發展推動情形之頻率
永續發展推動小組每年至少一次向董事會報告永續執行情形,包括 ESG 重大議題辨識結果與推動成果,以供董事會審議與指導。
2025 年 5 月 13 日董事會報告案:
為強化永續發展治理架構,本公司已於 2025 年 3 月正式設立「永續發展小組」,由董事長倪小菁擔任召集人,下設治理、環境、社會及產品等四個功能小組,以確保企業永續發展相關工作的推動與落實。該小組負責統整公司永續相關政策、制度與管理方針,提出並執行具體推動計畫,並與利害關係人保持持續溝通與互動。此外,依據「上市公司編製與申報永續報告書作業辦法」第三條及 GRI 通用準則與重大主題準則,向董事會呈報 2024 年永續報告書議題衝擊評估及重大議題辨識結果,後續將據此作為報告書重大主題與公司永續策略擬定之基礎,以降低可能之負面衝擊並強化正面效益。
五、揭露董事會對永續發展之督導情形
本公司於2025 年 8 月 27 日通過董事會討論案,依循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發布之 GRI 準則及相關行業揭露標準,編製完成 2024 年永續報告書。該報告書於 2025 年 3 月由新設之永續發展小組主導撰編,小組由董事長倪小菁擔任召集人,下設治理、環境、社會及產品等四個功能小組,負責統籌企業永續相關政策、制度與具體推動計畫之提出與執行,並促進與利害關係人之溝通與互動。報告書完成後提報董事會審議通過,經決議後發布。
六、推動永續發展執行情形與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差異情形及原因
|
推動項目 | 運作情形(註1) | 與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差異情 形及原因 |
| ||
| 是 | 否 | 摘要說明 |
| ||
| 一、公司是否建立推動永續發展之治理架構,且設置推動永續發展專(兼)職單位,並由董事會授權高階管理階層處理,及董事會督導情形? | V | | 本公司為強化永續發展治理,已於2025年3月正式設立「永續發展小組」,取代原QA部門成為推動永續事務之專責單位,並將於2025年5月董事會報告小組組成及議題衝擊評估結果。永續發展小組由董事長倪小菁擔任召集人,下設治理、環境、社會及產品等四大功能小組,負責統籌永續相關政策、制度、管理方針與具體推動計畫之研擬與執行,並促進與利害關係人之溝通與互動,以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及維護公益。
本公司亦依「上市公司編製與申報永續報告書作業辦法」第三條及GRI通用與重大主題準則,向董事會報告2024年度重大議題辨識與衝擊評估結果,後續將以此為依據,作為永續報告書揭露之重大主題與未來擬定公司永續策略及推動相關方案之基礎,以降低潛在負面衝擊並強化正面效益,持續提升企業整體永續價值。 | 無重大差異。 |
|
| |
| ||||
| 二、公司是否依重大性原則,進行與公司營運相關之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議題之風險評估,並訂定相關風險管理政策或策略?(註2) | V | | 本公司已依據重大性原則,以「對企業營運之衝擊程度」及「發生之可能性」評估與公司營運相關之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議題之風險,作為營運策略之參考,同時訂定永續發展政策,並提董事會通過後實施。 | 無重大差異。 |
|
| | |
| |||
| 三、環境議題 | | |
本公司為電腦硬體解決方案業者,環境風險偏低,本公司對於環境之管理,係依據生產所在地環安衛生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已制定完備之「永續發展實務守則」及取得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驗證,採行環境管理系統以控制環境的衝擊,展現提升組織卓著環境績效的符合性,達成環境、社會及經濟之均衡。本公司ISO 14001最新證書效期自2023/7/26~2026/10/27。
本公司符合歐盟RoHS無毒環保標準、REACH化學成分管制,建立相關內部規範以控制電氣和電子設備進口的行政,技術和法律原則,以及以環境友好的方式回收和處置電氣和電子設備廢物的程序。
本公司隨時注意氣候變遷對公司營運 活動之影響,積極提升各項資源利用 效率,減少浪費,以應對氣候變遷之 全球環境議題。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穩定水資源供應已成為各國面臨的問題。為了履行我們的社會責任和應對全球缺水問題,以2019年為基準年,在2025年前,整體用水強度(總用水量/使用的(員工)將減少10%,我們將採取具體行動,與全球企業一起面對氣候變化的挑戰。對於節能減碳,本公司更新空調系統的冷卻材料,優化水處理設備,及電氣照明更新,耗能設備定期檢查和更換。 | 無重大差異。 |
|
| 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 | |
| |||
|
| | |
| ||
| V | |
| ||
| | |
| |||
| | |
| |||
| | |
| |||
| V | |
| ||
| 四、社會議題
|
V
V
V
V
V
V
| |
本公司已訂定「永續發展實務守則」 等相關管理程序,以保障員工之合法 權益。本公司亦取得ISO 26000企業社會責任指引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勾勒應處理的原則與核心領域,確保組織能夠識別與控管選擇的社會責任風險及影響。 本公司重視以人為本,有關員工權益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遵守勞動法規,保障和維護員工合法權益,雇用政策無差別待遇,營造和諧共好的勞資關係。本公司ISO 26000最新證書效期自2025/1/23~2028/2/23。
本公司訂有薪資處理作業、績效考核 作業及福利作業,明確規範薪酬及獎 懲制度,並定期對員工績效進行考 評,並將經營績效或成果適當反映於 員工薪酬。
經營績效反映於員工薪酬 : 本公司章程已訂有明確制度,將經營績效適度反映於員工酬勞。於掛牌期間,如本年度有獲利,應依章程經董事會決議後,提撥當年度稅前利益之百分之二至百分之八作為員工酬勞,並以股份及/或現金方式分派予員工,顯示公司重視員工參與經營成果之分享。
本公司提供員工安全與健康之工作環境,包括提供必要之健康與急救設施,並致力於降低對員工安全與健康之危害因子,以預防職業上災害。 本公司對員工定期實施安全與健康教育訓練,並持續精進推動職業安全文化、加強作業人員之防護管理,及積極投入資源創造零災害之工作環境。
本公司每年評估年度晉升作業以鼓勵 員工發展能力,同時舉辦教育訓練, 依其職涯發展適當提供培訓。
【溝通管理】為落實管理制度及確保在公司內部資訊傳達與品質管理系統的資訊相一致,而且可可靠的進行有效之內、外部及與公司利害相關者溝通有關品質管理系統的資訊的接受與回應。 【客戶服務管理】為客戶提供適時且有效之服務,使本公司出貨之產品能讓客戶接受,以建立公司與產品之優良形象。 【資訊管理】 資訊安全政策:本公司有 ISO 27001,透過制度化的資訊管理程序,定期執行風險評估、資訊分類、權限控管及資安事件通報應變機制,並導入防火牆等技術性控制措施,同時針對員工進行資安教育訓練,強化全員資安意識。。本公司ISO 27001最新證書效期自2023/7/26~2026/7/14。
本公司在環保、職業安全衛生及勞動 人權等議題遵循上對供應商有所規 範。
本公司已制定完備之「永續發展實務守則」及取得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驗證,採行環境管理系統以控制環境的衝擊,展現提升組織卓著環境績效的符合性,達成環境、社會及經濟之均衡。本公司ISO 14001最新證書效期自2023/7/26~2026/10/27。
本公司已導入 TL 9000 品質管理系統,強化對供應商之品質與風險控管,並要求供應商配合遵守環保、職業安全衛生、勞動人權等相關規範。透過制度化的供應商評估與稽核機制,確保供應鏈營運之穩定性與永續性。本公司TL 9000最新證書效期自2025/1/23~2028/4/10。
本公司對於醫療器材供應鏈管理,依據 ISO 13485 標準規範供應商品質責任與產品可追溯性,確保其符合產品安全、環保與人權等永續原則。 本公司ISO 13485最新證書效期自2023/7/26~2026/11/30。 | 無重大差異。 |
|
| 五、公司是否參考國際通用之報告書編 製準則或指引,編製永續報告書等 揭露公司非財務性資訊之報告? 前揭報告書是否取得第三方驗證單位之確信或保證意見? | V | | 本公司預計於2025年8月首次出版依循永續性報告協會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GRI)所發布之 GRI 準則編制之企業永續報告書。並視公司發展需要或法令規定規劃取得第三方驗證單位之確信意見. | 無重大差異。 |
|
| 六、公司如依據「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定有本身之永續發展守則者,請敘明其運作與所定守則之 差異情形:本公司依據「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訂有「永續發展實務守則」。。 | |||||
| 七、其他有助於瞭解永續發展運作情形之重要資訊:本公司網站設置永續發展ESG專區,將依實際運作情形將相關資訊揭露於公司網站。 | |||||
上市上櫃公司氣候相關資訊
氣候相關資訊執行情形
| 項目 | 執行情形 | ||||||||
| 1.敘明董事會與管理階層對於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之監督及治理。 | 董事會為本公司氣候治理之最高單位,並委派及監督永續發展小組負責推動氣候相關議題之策略方向,不定期討論當前氣候風險機會趨勢,並針對關鍵氣候風險決策具體策略、目標,以穩定維持公司之永續經營。永續發展小組預計未來每年至少1次向董事會呈報公司永續推動進程與執行成效。 | ||||||||
| 2.敘明所辨識之氣候風險與機會如何影響企業之業務、策略及財務(短期、中期、長期)。 | 本公司由永續發展小組召集相關執行單位,依據氣候變遷可能影響之期程、發生可能性及對營運的衝擊程度…等問卷內容,進行氣候風險及機會之分析及評估。建立氣候風險與機會矩陣圖,評估各項氣候風險與機會對公司營運之影響,以利建立管理及降低風險之因應措施。所鑑別之關鍵氣候/風險機會結果如下:
相關氣候風險/機會對本公司之影響及因應策略請詳附註一。
| ||||||||
| 3.敘明極端氣候事件及轉型行動對財務之影響。 | |||||||||
| 4.敘明氣候風險之辨識、評估及管理流程如何整合於整體風險管理制度。 | |||||||||
| 5.若使用情境分析評估面對氣候變遷風險之韌性,應說明所使用之情境、參數、假設、分析因子及主要財務影響。 | 尚在規劃中。 | ||||||||
| 6.若有因應管理氣候相關風險之轉型計畫,說明該計畫內容,及用於辨識及管理實體風險及轉型風險之指標與目標。 | 尚在規劃中。 | ||||||||
| 7.若使用內部碳定價作為規劃工具,應說明價格制定基礎。 | 尚在規劃中。 | ||||||||
| 8.若有設定氣候相關目標,應說明所涵蓋之活動、溫室氣體排放範疇、規劃期程,每年達成進度等資訊;若使用碳抵換或再生能源憑證(RECs)以達成相關目標,應說明所抵換之減碳額度來源及數量或再生能源憑證(RECs)數量。 | 尚在規劃中。 | ||||||||
| 9.溫室氣體盤查及確信情形與減量目標、策略及具體行動計畫。 | 預計於2025年Q4將依循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GHG Protocol)之標準完成2024年AMAX集團之合併溫室氣體盤查,並將視需求或法令規定規劃取得第三方驗證單位之確信意見. |
附註一、AMAX關鍵氣候風險與機會議題與因應策略
| 風險機會 | 議題 | 影響期程 | 氣候風險機會現況 | 因應策略與管理措施 |
| 轉型風險 | 客戶對環保/低碳要求提升 | 中期 (3‑5年內) | 隨著全球永續、低碳環保意識的提升,引領客戶及利害關係人對於溫室氣體排放、淨零減碳策略的重視,使客戶對產品服務的偏好發生變化,進一步延伸至供應鏈碳管理,並對環境保護的稽核要求更加嚴格。 AMAX若未能積極進行溫室氣體管理與減量,符合客戶之減碳期待,或提供之產品無法滿足市場設備之節能要求,可能導致訂單流失,影響營收及企業形象。 AMAX為調整產品功能符合環保減碳要求,以及加強環保減碳所執行之各項措施及認證成本,會提高營運成本。 | 規劃提高產品透明度,持續關注環境採購趨勢並尋找機會將節能和低排放的設計特點融入產品開發。 建立及時與客戶溝通之管道,了解客戶對產品規格的需求,以滿足客戶永續性要求。 AMAX承諾所有製造和供應的產品均符合符合歐盟RoHS、REACH標準,並依循ISO 14001標準,建立相應的環境合規程序。本公司ISO 14001最新證書效期自2023/7/26~2026/10/27。 |
| 實體風險 (立即性) | 極端氣候事件嚴重性和頻率增加 | 長期 (5年以上) | 受極端氣候加劇影響,AMAX面臨颱風、暴雨、熱浪、野火…等氣候風險。可能導致基礎設備和系統因故障或毀損無法正常運作、員工無法安全到達工作地點、客戶服務受限等問題。進而造成非計劃停產和生產力下降,致使營收下降、增加資本支出或維運成本,影響財務穩定性。 | 持續評估監測氣候及氣溫之變化,除針對極端天氣事件類型,依據業務連續性計劃 (BCP)之災難復原計畫,設置具體應對措施和流程,並執行定期的演練措施外;指定應急聯絡人和應急小組,以確保在災害發生時與員工之聯繫。 透過智慧能源和熱監控系統,主動管理並優化冷卻負載,避免設備因氣溫上升而過載。 |
| 機會 | 開發/增加低碳產品或服務 | 中期 (3‑5年內) | AMAX觀察到在近年永續趨勢下,客戶逐漸提出產品低碳與降低碳足跡之需求,透過開發低碳解決方案和節能產品及服務,同時回應、滿足客戶需求,可以為AMAX提升產品競爭力和企業形象,作為市場區隔的關鍵,開闢新市場機會,進而增加訂單和市場份額,從而提高營業收入和毛利。 | AMAX計劃在2025年第4季度前投資太陽能等再生能源,以降低生產和測試過程之碳排放,降低產品碳足跡。 持續投入研發更高效能的液冷散熱解決方案技術,以降低整機櫃溫度,以減少能源消耗,使高運算、效能之系統運行時能耗更低,支持客戶的減碳目標、創造差異化產品並提升競爭力。 |